我在澳门养国宝
在澳门这座繁华的东方之珠,我意外地踏上了一段与国宝亲密接触的特殊旅程,这并非是在某个博物馆或展览中隔着玻璃观赏,而是亲自参与到国宝的保护与传承中,成为它们“守护者”中的一员,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国宝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我个人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与满足。
初识国宝,缘起一次偶然
故事的开始,要追溯到几年前的一个冬日,那天,我如往常一样在澳门街头闲逛,无意间被一则招募志愿者的广告吸引,广告上写着“澳门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配图则是一张古老的地图和几幅精美的文物图片,出于对历史文化的热爱,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经过几轮筛选和面试,我有幸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志愿者,培训期间,我接触到了许多关于澳门历史文化的知识,也第一次真正了解了国宝的概念,原来,国宝不仅仅是那些举世闻名的艺术品或历史遗迹,更包括那些承载着地方历史记忆、见证城市变迁的“小物件”,一块有着百年历史的石板路、一面斑驳的老墙、甚至是一个不起眼的瓷器碎片,都可能成为我们保护的对象。
深入国宝,从“养”开始
成为志愿者后,我的主要任务是参与一项名为“养国宝”的项目,这个项目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澳门境内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复和展示,虽然听起来有些高大上,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接地气,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
1、巡查与记录:定期到各个文化遗产点进行巡查,记录它们的现状、环境变化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会注意到某处老墙因为雨水侵蚀出现了裂缝,或者某块石板因为行人踩踏变得凹凸不平。
2、保护与修复:根据巡查结果,我们会制定保护方案并进行修复工作,这可能需要我们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比如用专业的清洁剂清洗老墙、用石膏填补裂缝、用特殊胶水粘合破碎的瓷器等。
3、宣传与教育:除了直接的保护工作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国宝知识,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我们会组织讲座、展览和互动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国宝背后的故事和价值。
国宝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在参与“养国宝”项目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每一个国宝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情感,这些故事不仅记录了它们自身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以澳门大三巴牌坊为例,这座著名的地标建筑见证了澳门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在巡查过程中,我注意到牌坊上的一些细节:比如某块石板上刻着的小图案、某个角落的裂缝和修补痕迹等,这些细节让我意识到这座建筑并非只是冷冰冰的石头堆砌,而是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的“活生生”的存在。
在修复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和困难,比如有一次在清理一块老墙时遇到了顽固的污渍和污渍背后的坚硬物质;在粘合一块破碎的瓷器时因为胶水用量过多导致无法粘合成功等,但每当看到经过我们努力后焕然一新的国宝时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言喻的。
国宝与生活的融合
通过参与“养国宝”项目我逐渐意识到国宝并非遥不可及的存在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到它们、感受到它们:比如参观博物馆、参加文化活动、阅读历史书籍等,同时我也发现将国宝融入生活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乐趣和启发:比如学习制作传统工艺品、尝试复原历史场景等。
此外我还发现将国宝融入生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比如通过了解澳门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通过参与保护和传承国宝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
结语与展望
回顾这段在澳门“养”国宝的旅程我深感收获良多,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保护、修复和传承国宝也学会了如何将它们融入生活、感受它们的魅力与价值,同时我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和保护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未来我将继续参与更多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 山东三盐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ex-salt.com/post/15768.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